万安公安:三大举措对矛盾纠纷“挖根摘芽”
2023-08-07 17:31:20 来源:万安县公安局
(资料图)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万安县公安局重点从高位推动、工作闭环、技法比拼三大举措入手,着力解决“谁来干”、“怎么干”、“好好干”三个问题,及时排处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依法管控了一些可能报复社会的高危人员,有效地对辖区矛盾纠纷“挖根摘芽”,工作取得了喜人成效。今年以来,我县“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实现了零发生,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了98%以上,全县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一、高位推动,解决“谁来干”的问题。局党委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落实,特别是积极争取了县委县政府来推动。目前,专项行动已形成全县共为、全警联动的良好格局,有效确保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一是上升县委县政府工程。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县里推出了“143+N”纠纷治理机制,打通了基层纠纷治理“最后一公里”。(1:确立一个考核指挥棒,以“无讼无访”为目标,按“万人成讼率”对各乡镇矛盾纠纷治理工作成效进行考核,有效调动乡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4:打造组、村、乡、县“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有效调动各方力量、整合调解资源;3:实行村、乡、县三级法官协理,满足纠纷调解中的法律需求;N:建立医疗卫生、交通事故、劳动争议、消费者权益、安全生产事故、自然资源权属、环境保护、房地产物业管理、学校意外伤亡事故、商事纠纷等领域矛盾纠纷行业调处平台,实现行业纠纷调解专业化)。二是成为局党委工作常态。县公安局党委明确每个党委成员每周不少于一次下沉到挂点派出所和挂点机关单位参加晨会,对矛盾纠纷和重点人员逐人逐事研判,找准工作对策,协调工作力量,督促工作落实,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和重点人员问题吸附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县公安局党委将矛盾纠纷排处和重点人员管控工作列为每周一次党委会议的固定议程,对会前由局情报科精心梳理需上会研究的重点纠纷和重点人员,一起集思广益,研究工作对策,使得每位局领导做到了对近期社会稳定隐患心中有数,难点问题解决心中有招,牢牢把握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主动权。三是列入局每月工作调度。在县公安局每月工作调度会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被定为必调度内容。会上,首先由专项行动办公室主任对一个月来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存在不足、下步打算进行总结部署,并对各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公开晾晒通报;接着由专项行动工作排名前列的单位负责人作经验介绍,排名靠后的单位负责人作表态发言;最后由局主要领导对专项行动工作进行点评,提出工作要求。通过这种形式的工作调度,没做好工作的单位领导都有一种“脸上挂不住、会场坐不住”的压力感,有效找准了工作位置,明确了努力方向,激发了工作动能。四是强化经常性督察检查。县局督察部门及专项行动办针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按照“一周一提示、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的方式,深入开展了专项督察检查,全盘掌握各单位在推进相关工作的实际情况,压实工作责任,最大限度地将压力传导至基层一线。对推进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及时通报督促、约谈问责,对发生重大案事件、重大负面舆情、群体性事件的单位,严肃倒查问责,并计入年度绩效考评负面清单。同时,我局实行了对督察工作问责制度,对被督察单位存在问题应发现未发现,或跟踪整改不力的,视情追究督察工作组人员失督失察责任。
二、工作闭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局专项行动办公室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流程进行了高标准谋划,专门制作了简明、易懂、规范的工作指南,让每位参与民警熟悉掌握,对整个工作过程形成了工作闭环,有效确保了矛盾纠纷排查到位、处置到位。一是全面落实滚动摸排。全县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民辅警会同党政部门和基层力量,深入辖区进行滚动式、不间断地排查,同群众面对面访谈、心贴心交流,全面收集各类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全面掌握辖区的社会治安情况,并建立排查工作台账。同时,局里明确了一系列日常工作规定,派出所每日晨会要对辖区内矛盾纠纷逐一研判;派出所长每周要不少于一次下沉到辖区村,与村书记见面,逐人逐事研判;局领导每周要不少于一次下沉挂点派出所和挂点机关单位参加晨会,逐人逐事研判;局党委要每周不少于一次召开党委会研究矛盾纠纷排处和重点人员管控工作。二是全面落实分类处置。我局各单位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按照“一般类”、“关注类”、“重点类”进行风险评估,按照分类清晰、要素齐全、内容规范、数据标准的要求建立“一事一档”台账,全面评估和研判影响本辖区社会稳定的风险因素,做到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对属于公安职责范围内的,迅速开展调处化解工作,一时未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按照“日调度、周推进、月清零”的要求,实现清零销号;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及时报告党委、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流转处置,并主动配合属事、属地职能部门做好调处化解工作。三是全面落实重点稳控。我局各单位围绕吉安市公安机关列管的七大项重点人员,开展滚动排查,及时纳入工作视线,定期开展走访,了解现实表现,动态评估风险等级,逐一落实稳控措施,尽最大努力将人员稳控在当地、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加强对务工人员集中返乡、重大安保工作期间等重要敏感时间节点的走访管控工作,做到进家庭、进单位、见储物地,重点发现是否私藏汽油、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管制刀具,一旦发现上述物品或者苗头,立即依法查证收缴并审查其意图,严密管控措施,及时消除重大治安隐患。四是全面落实纠纷回访。我局各单位积极贯彻落实枫桥经验,主动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回访工作,对已化解的“关注类”、“重点类”矛盾纠纷,配合属地、属事部门在矛盾纠纷化解后七个工作日内开展回访工作,了解掌握矛盾纠纷化解成效,确保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巩固矛盾纠纷调解成果,防止矛盾纠纷反弹,提升群众的满意度。经回访研判已妥善化解的矛盾纠纷,依照《江西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相关规定予以终结。对回访中发现有激化可能的矛盾纠纷,进行综合研判,重新划定等级,按矛盾纠纷评估、化解流程妥善处置。
三、技法比拼,解决“好好干”的问题。我局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与全县“项目大比拼、工作大提升”活动相结合,在全局掀起了比拼矛盾纠纷化解热潮,有效调处了一批高难度矛盾纠纷,总结了一系列纠纷调解技战法,高质量引领了专项行动开展。一是模拟庭审调解法。2023年6月14日晚,75岁的张某某在芙蓉镇某养老院坠床,当时院方未发现异常,便简单查看和护理,几天后老人出现呼吸困难,送医抢救无效后死亡。事后,家属情绪激动,加上时值江西省龙舟大赛在我县举办,维稳压力巨大。我局芙蓉派出所针对突发性意外伤亡事故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积极探索了“模拟庭审调解法”,将开庭模式前置到纠纷调处中,在县局领导的推动下召集了多部门人员参与模拟庭审现场调解,第一时间引导当事人依法解决问题,讲清了法律底线,纠纷最终成功调解,有效走出了“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怪圈。二是利害关系调解法。2023年3月9日,宝山中学学生唐某因同学间矛盾,遭到同校学生钟某的殴打。事后,唐某父亲异常愤怒,拒绝与校方沟通,并扬言若处理不妥,将找学生钟某及其家长私下见高低。我局宝山派出所在纠纷处理过程中,没有停留在事情表面,而是深入查找了学生唐某父亲如此愤怒的深层次原因。经了解,学生唐某之前在学校多次遭到班主任、体育老师的殴打,接二连三遭到殴打累积了唐某父亲对学校的愤怒。宝山派出所抓住缓和唐某父亲与涉事班主任、涉事体育老师、涉事学生家长关系这一关键点来做工作,并找到了学生唐某从事教育工作的亲属这一重要关系人来帮忙劝说,一起旷日持久的涉校矛盾纠纷得以彻底化解。三是多方助力调解法。2023年3月15日,4岁男孩肖某在五丰镇清华名苑小区旁的空地玩耍时,攀爬堆积在空地上的水泥预制板意外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肖某家属多次信访并扬言走极端。面对此情况,我局五丰派出所及时汇报,积极争取多方力量稳控事态。县委书记亲自过问,县人大主任亲自接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县长、公安局长等领导多次调度;县公安局与众多相关单位联动配合,查明死因,组织协商,有效稳控。在赔偿事宜一时协商不成的情况下,正是有了多方助力,形成强大合力,才有效稳控当事人情绪,引导死者家属同意了走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及时消除了一个重大治安隐患。四是情法并重调解法。2023年6月2日,沙坪镇村民袁某在浙江向户籍地弹前派出所报警称:“我弟弟袁*患有抑郁症,因我们兄弟之间有经济纠纷,加上他怀疑我与其前妻有不正当男女关系,扬言要将我一家全部杀掉。”次日,芙蓉派出所处警民警在袁*背包里发现一把榔头。事发后,芙蓉派出所按程序将袁*送精神病院救治。户籍地弹前派出所第一时间了解了袁*的具体情况,为生活困难的袁*解决了治疗等费用及一家五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并敦促袁某拿出了妥善处理纠纷的具体方案。通过情法并重的方式,打通了解决矛盾纠纷的“最后一公里”,体现了公安执法的温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