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是否可以约定合同的效力,有什么法律依据?|快播
2023-03-27 15:03:59 来源:法问
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那么,当事人是否可以约定合同的效力,有什么法律依据?
网友咨询:当事人是否可以约定合同的效力?
河北明喆信律师事务所王楠律师解答:
(资料图片)
其实合同有效与否,法律已经有明确的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特别在合同中明确,一般情况只要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是有效的合同。
合同的无效,也不需要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因为我国法律已经对合同无效的情况进行了设定,不需要当事人去引据。当然,基于我国合同法当事人自愿平等、真实意思表示这一原则,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当事人之间是可以约定一些合同无效的相关内容条款的,这些合同无效的条款只要基于以上原则,则受法律保护,是具有合同效力的。
综上,当事人在拟定无效协议的时候,除了应符合当事人之间真实的意思表示,还应符合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对合同无效的情形进行约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王楠律师解析:
合同效力的表现:
1、合同对当事人的一般拘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合同的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合同的效力体现为双主事人订立合同的效果意思产生的法律效力,每一个合同的效力都是特定的,各个合同之间的效力都是不相同的。
效力内容有三:
①从权利上来说,当事人的权利依法受到保护。
②从义务上来说,当事人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否则要承担违约责任。
③在一定条件下对第三人的拘束力。
影响合同效力的因素有哪些
1、法律因素
立法者的价值取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适时的对价值体系做出调整是必要的。由于立法的变化、新法的实施及旧法的废止,导致成立的合同因适用新旧法,效力认定上出现不同结果。如:成立的合同依据成立时的法律为有效合同,而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依据新实施的法律为无效合同等。
2、影响合同效力的法律外的其它事实
影响合同效力的法律外的其它事实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发生变化也会带来合同效力的变化。如:在可撤销合同中,在诉讼进行中,对方对欺诈事项进行补救,消除欺诈因素,即赖以撤销合同的因素不复存在。这些因素往往是合同外部事实,诸如追认行为、事后取得处分权事实、签订合同后取得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等。
3、法律因素及影响合同效力的法律外的其它事实共同作用
即在合同存续期间,同时存在法律因素及影响合同效力的法律外的其它事实的变化。
标签: 合同效力 合同的效力 合同无效